随着移动平台的逐步开放完善和只能手机的日益普及,Android手机以其相对强大的硬件处理能力及网络速度的加快等优势,居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首位,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数量急剧增长,用户的隐私数据则爆炸式地增长,而Android 智能手机提供给人们便捷地享受诸如手机通信,手机网上银行,手机办公等快捷的功能的同时,也将个人生活,工作及财产安全置于险境,而正是由于其在办公,消费等环节便携高性能,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使得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所难以摈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开源的手机平台,任何开发人员都可以通过Google公司官方提供的ADT插件,Android SDK以及API开发Google Android手机应用程序,开发市场相对较为混乱,虽然当前国内外对智能手机隐私安全已经比较重视,但大都是对计算机安全模式的简单模仿和复制,只是对于病毒特征码的检验来进行简单防护,面对恶意欺骗和隐瞒敏感行为的软件,验正检测算法机制不够完善,甚至于对各种办公文档和银行账号这方面的防护也存在明显漏洞且Android应用存在可被批量植入恶意代码的隐患,加之用户安全意识相对较为薄弱,缺乏权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导致手机用户正笼罩在恶意软件阴影之下
(1)安全防护:
对手机内所有软件实时监测,对于软件实际使用的权限不符合申请权限的软件提醒用户,并对涉及敏感权限的应用加强监控防护力度,对手机内安装的每个软件进行解析,读取其已经申请的权限,划分安全等级,划分防护力度。
(2)独立加密防护空间:
对智能手机上愈加庞大的个人信息如短信,邮件,通话记录,各种办公文档和银行账号等单独隔离到“私密空间”,只能自己通过指纹等解锁识别看到和读取,对于其余人或者非必要软件进行隔离,除非用户授权给应用软件读取和使用权限。
(3)特定的手势打开相应的应用:
用户可以设定一些对应的滑动轨迹打开某个应用,例如,在屏幕上带着小触点画一个Q的形状,打开QQ,或者画一个对勾打开QQ 等,使得用户打开应用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