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不燥 青春正好

—— “小鲜肉”网媒的成长之路

20156月底,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义乌市委市政府战略合作,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和义乌商报社联合主办的义乌官方网络媒体——中国义乌网搭建完成。

同年812日,中国义乌网正式上线,在义乌形成了“一报、一台、一网”的媒体新格局。

于此,一家“小鲜肉”网媒——中国义乌网正式诞生。

作为义乌市委市政府的新闻门户,中国义乌网担负着传递义乌好声音、传播义乌正能量的职责,同时也是浙报集团旗下的又一家网络媒体。

用激情和决心,传播义乌好声音

629日第一次踏进中国义乌网的办公室起,我们就做好了早出晚归、挑灯夜战的准备。

网站试运营之初,义乌连遭暴雨。中国义乌网的小伙伴们一个个犹如初生牛犊,在每一个新闻现场都是最早赶到,并利用新媒体优势发回了最新最快的报道,网站、客户端、手机端“三端齐发”,彻夜滚动播报。


(暴雨致义乌后宅多村被淹 多方齐力快速转移村民)

中国义乌网记者踏水采访

台风来临,全体记者时刻关注,发布预警、跟进动态、追赶现场;突发现场,我们现场播报、多方核实、实时更新;大型活动,我们在义乌地区首次使用“微直播”的形式,进行网络直播。

有网友说,中国义乌网,让义乌感受到了一股媒体变革的劲风。

从事新媒体工作异常辛苦,没有周末,也没有节假日,更没有白天黑夜、上班下班的概念,写不完的新闻、编不完的稿、熬不完的夜。这帮年轻人经受住了考验,无论是凌晨3点采访环卫工人,还是夜半零点采访突发现场,他们说走就走,没有怨言。

“天刚亮就出门拍摄市民晨练,一结束就马不停蹄地跟着去葡萄采摘活动,晚上又去歌友会现场进行视频直播。回到家感觉快虚脱了。”记者毛旭倩回忆她的工作状态,只有一个字:拼。


(中国义乌网首次组织的网友葡萄采摘活动)

“当看到自己的稿子出现在网站首页,就是最大的快乐。”由于中国义乌网的大部分记者都不是新闻专业出身,写稿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有时候一篇稿子要修改好几次。但在一次次的修改中,他们不断地成长。

“本来就不白,现在又黑到一个新境界了。”记者朱宇婷指着自己黝黑的皮肤无奈地说道。

不只是她,中国义乌网的年轻女记者们都与“白皙”离得越来越远。烈日当头,她们经常一个背包、一双运动鞋就出门了。看着皮肤越来越黑,女孩们只能苦笑:“没办法,还是现场更重要啊。”

用温情与创新,弘扬义乌正能量

中国义乌网除了围绕义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力做到“重大新闻不缺位、率先发出第一声”,充分展示新媒体的优势和活力,小伙伴们更是用键盘敲打出了这座城市的温度:

记录城市美容师的9小时,并从内心感谢他们的辛苦劳动,发起“关爱烈日下的劳动者”系列活动,邀请他们观看电影、水上游乐。通过报道,帮助新农人找仓库、找销路,给雷锋纪念馆找到了“新家”。

对于一些重要时间节点的事件报道,中国义乌网强调差异化创新策划,报道出新意求亮点。“双十一”期间,我们推出了“11·11义乌24小时”新闻行动,从零点开始,滚动播报24小时义乌各类新闻,内容丰富有立体感,用38篇原创稿件围绕“创业和梦想”的主题,全息记录在义乌这座城市奋斗的人们的一天,创造了义乌新闻史的第一次。


(双十一凌晨,义乌第一辆快递车从物流园区驶出)

成立以来,中国义乌网PC端网站流量稳步提升,“中国义乌”微信粉丝近30万,浙江新闻客户端义乌频道用户数、阅读数始终居于各县市前三位。

成立以来,中国义乌网共发布各类稿件56059篇,采编团队发表3709篇原创报道,全媒体、多手段报道义乌的方方面面,传播义乌好声音,弘扬义乌正能量。

成立以来,我们以异军突起的姿态成为义乌商业网站、微信等新媒体的主要转载稿源。中国义乌网制作的单个原创视频点击量曾突破4000万人次,有多篇稿件被腾讯QQ弹窗推送。

……

在传播社会正能量,唱响义乌好声音的主题下,网络平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们也将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和面对这份工作,用指尖敲击键盘记录义乌,向社会传递正能量,让网络空间更清朗。

微风不燥,青春正好,我们,正成长。



中国义乌网记者的工作照


中国义乌网记者深夜对话城市美容师

中国义乌网记者手机码字即时发稿

中国义乌网记者随时随地发稿

中国义乌网记者跟拍村支书忙碌的一天

中国义乌网记者会议现场采访发稿

中国义乌网记者采访代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