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 DIC天然牛黄高效培植新技术应用

项目负责人:胥泽彬

公司/学校名称:重庆好富德商贸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

项目简介:

本项目由孺子牛创客坊团队发起,团队成立于2015年,一直秉持"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创业精神,致力于解决中医药保护和推进天然牛黄产业化,获得社会的广泛好评。

项目团队十分讲究人才引进和合理分工,经过多次调整改组,目前已经拥有专家顾问团、第一梯度成员、第二梯度成员等完备的人才结构和项目运营、市场、储运、财务、技术支持五大部分。专家顾问团有包括来自多伦多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的国际智能化顶尖学者、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全球职业规划师等5人。团队由获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四川省生命之星科技邀请赛校园形象大使等多项荣誉,重庆司牧一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胥泽彬担任负责人;由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曾接受全国创新创业专家组为时6分钟的问辩,全程参与了本项目技术开发的张艺林和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美国普渡大学交流生项目成员,完成四川大学国际课程UIP学习,入选中国农大卓越兽医专项计划,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等的尉文静负责技术支持部分;由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美国普渡大学交流生项目成员,在多家世界500强有过市场实习经历,荣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的杨亭玉负责市场部分;由四川农业大学药学专业,担任两家公司网络首席运营官,入选清华-北大联合培养中心夏令营,国家奖学金、互联网+创业大赛四川省铜奖获得者蔡欣慧负责项目运营方面;由四川农业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学校财务技能特等奖获得者,拥有扎实的财务技能和丰富财务工作经验的邹媛媛负责财务部分。

两年多时间里,团队一直保持快速的成长,在2017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训营中获评"优秀团队"荣誉称号,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大赛三等奖、第十四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科技大赛一等奖在内的各项奖项共计百余项。

项目商业模式

项目在商业模式上结合18个月的跟踪调查,针对生产难以控制、质量难于把控、市场销售混乱等痛点,设计利用互联网,拉近产销关系的全新模式,肃清天然牛黄的销售渠道,保障项目的平稳发展。

生产端:设立"互联网+代养"模式,打造"透明工厂"

项目将依托自主研发的天然牛黄高效培植新技术,利用内外双数字智能系统,实现远程化、便捷化、可视化天然牛黄培植生产。项目拟建立标准培植基地作为远程管理中枢,与肉牛养殖区养殖户间以"代养"模式为合作基础,实行"三包三定"服务(包赔偿损失、包手术植黄取黄、包牛黄销路;定术牛护理,定术牛饲养管理、定疫病防治),使项目降低运行成本,养殖户实现了低成本低风险创益增收,快速的实现了规模化的生产。全程可视化培植生产也为消费者扫码溯源和及时把握牛黄质量提供便捷。

销售端:设立"互联网+订单"模式,实现"质源双保险"

本项目联合中药材天地网,开通网上"订单"平台,并提供相关生产信息和质量把控渠道,实现"结伴销售"。在供需矛盾紧张、销售渠道及其混乱的牛黄市场,广大天然牛黄消费者可以通过行业的官方网站-中药材天地网上的订单平台,一方面可以查看每一批天然牛黄的培植、鉴定、运输全过程,获得优质的牛黄;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平台信息,进行预订,货源稳定供应的问题。

据前期运行可测算,利用以上商业模式,消费者每下单1kg天然牛黄,即可通过项目运转和养殖户的培植技术实践,为市场输入3.75kg天然牛黄,即可知,利用此模式将十分有利于解决牛黄市场的乱象和实现天然牛黄产业化的推进。

项目盈利能力

本项目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获得盈利:

(1)"订单式预售"销售途径

与商家建立"公司+互联网+预售"销售模式:项目通过互联网网站对天然牛黄进行预售,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净利润的30%用于为贫困养殖户购置肉牛,余下净利润70%则为项目收入。

(2)"代养"生产途径

与养殖户间采用"代养"的生产模式:普通养殖户(持有基地和肉牛)利用本项目高效培植天然牛黄技术和配套服务,实现育黄产肉两不误,其所产天然牛黄收益的70%归公司所有。而对于无基地的贫困养殖户,项目方为其提供基地、肉牛以及培植技术,其养殖的肉牛及产出的天然牛黄收益90%为公司收入。待项目生产规模扩大后,该途径将成为本项目收入主要来源。

以一个生产周期6个月为例:

现天然牛黄市价330-350元不等,项目给予投资客户天然牛黄市价10%优惠,客户每需要1kg天然牛黄将投入资金30万元,可支持1000头肉牛进行牛黄生产,本项目技术可使每头肉牛6个月产天然牛黄3.75克,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可产牛黄共3.75kg。该周期多产的2.75kg天然牛黄收益的70%约67万元为公司收益。

(3)生产基地自主养殖

本项目拥有设备齐全的养殖基地和相关技术人员,可通过项目基地经营肉牛的养殖与销售、天然牛黄的培植与销售等业务获得利润。

(4)互联网渠道销售

除"订单式预售"销售天然牛黄外,还可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对天然牛黄进行零售或批量销售,以此获得收益。

项目创新性

1、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实现绿色高效培植

项目自主研发的高效培植天然牛黄技术,拥有"高效致黄菌株的筛选驯化"和"新型卵形牛黄床"两项核心专利,创新将培植技术应用于经济肉牛和淘汰牛中,在满足高效产黄的同时,还实现了"育黄产肉同步两用"和"变废为宝"的生产目标。根据实践可知,与原有技术相比,本项目技术可提高天然牛黄产量14.06%,节约育黄培育时间14.00%。产出牛黄经过鉴定,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用药要求。

2、数字智能化养殖--打造"透明工厂"

在生产过程中,本项目创新性应用内外双数字智能管理系统:养殖外环境监测:通过数字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养殖环境温度、湿度等关键指标;天然牛黄培植内环境监测:在牛黄床内腔网格上内置高精度智能检测系统,实时监测牛体的生理指标,并将数据上传至互联网监测系统,既满足了技术人员远程便捷化培植生产的精准把握,也为客户对培植、质检、运输等过程进行二维码扫码溯源,全时跟踪提供了窗口,满足了当下客户对于安全、高质量的需求。

3、利用互联网平台,拉近产销关系

区别于传统的电商模式,本项目采用新一代运营模式--"互联网+农业"进行天然牛黄的培植与销售,分别在生产和销售两个端口设立相应模式。销售端-"互联网+订单"模式:药商、科技公司、投资公司等各方面利用互联网平台"预售订单式"对天然牛黄进行预购,实现天然牛黄的质量货源"双保险";生产端-"互联网+代养":将客户预购时所付资金用于养殖户培植生产的基本保障,有效引导广大养殖户参与中药材生产,同时提供配套技术与服务,让养殖户低成本低风险创益增收,对于贫困地区,还将结合地方精准扶贫政策,进行更大力度的帮扶生产。目前该生产与销售模式国内暂无相关报道,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得到了社会的较好认可。

项目可持续性

政策大力支持

近年来,中医药发展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挂帅,36部门参与,推进中医药发展;同年10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进一步给出了未来15年中医药发展方案;2017年,国家中药材行业扶贫行动在贵州六盘水来开了帷幕,带来了中药材发展的春天。而本项目研究的天然牛黄是名贵中药材,具有极高药用价值,能够获得政府的持续支持。

研发力量雄厚

本项目拥有项目的全部知识产权,现已拥国家专利 2 项,省级获奖成果1项。在技术的持续研发更新上,项目与邀请多伦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的多名顶尖专家参与,与四川省级重点生物实验室达成合作关系确保技术的领先。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上,与四川内某著名 211 高校签订了科技产业(战略)合作协议,从中不断从中吸取优质研发人员,进开展深入研究,并预期今年还将3-5项国家专利。

资金筹备顺畅

项目与四川天瑞仁合生态农牧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创新创业合作协议,获得70万基地建设资金,400万"种子投资",并获得省政府科技创新资金、学校科技创新、创业基金的大力支持,为项目落地孵化、顺利运营、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后盾。

实践基础良好

目前,本项目已经开发"致黄优"和"聚黄灵"两款培植配套产品,本技术培植的天然牛黄已被成都药监局推荐机构的检测证实符合国家药典(2015版)标准。现已正式开始第一个标准养殖基地的建设,与四川天瑞仁合生态农牧开发集团、中药天地网、重庆商贸有限公司以及30多家农业合作社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获得了600多万元的意向订单。

项目社会价值

天然牛黄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拥有几千年的药用历史,因其在治疗心脏衰竭、恶性肿瘤、癫痫发狂等方面具有奇效且不能用化学合成的牛黄替代而被国内外广泛认可和应用,其国际价值堪比黄金。但由于中医药发展局限和行业落后,导致牛黄市场长期供需矛盾突出(1:100),乱象丛生,许多相关研究和急重症患者的治疗无法有效进行。

新突破:为解决牛黄市场痛点提供新突破,造福人类健康。

项目以天然牛黄高效培植新技术为立足点,淘汰培育周期长,生产效率低的传统培植技术。通过对培植技术关键点的创新和突破,可以高效的生产出优质的天然牛黄,一方面应对市场突出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也对延续天然牛黄药用历史,开发更多有价值的中成药,服务更多急重症患者,提供了有力支撑。另外,项目积极拥抱互联网平台,打造现代化产销模式,努力肃清乱象,推动牛黄培植的产业化进程,让牛黄在更多方面造福人类健康。

新途径:为广大肉牛养殖户提供创益增收新途径,推动精准扶贫和创业就业。

如何跳出传统培植的既定局限性,迎合目前社会对于集约化发展的需求是本项目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项目着重在应用上大胆创新,利用经济肉牛和淘汰牛进行培植生产,实现在"育黄产肉同步两用"和"变废为宝"的生产目标,为广大肉牛养殖户提供了创益增收的新途径。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现代化管理和低成本运营,项目特别引入双数字智能养殖系统,降低培植风险和管理成本,可帮助各养殖区域推进精准扶贫和创业就业。

新参考:为中医药发展、中医药保护、中医药成果转化等提供新参考。

近年来,中医药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36国家部门曾先后发文对现代化中医药发展表示支持,但由于中医药领域的特殊背景和环境,在很多发展节点上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而本项目在研发环节"绿色集约"的引入,"数字智能"的紧密结合;在推广环节的"育黄产肉同步两用"的大胆创新,"互联网+订单"的平台构建;在孵化环节,政府、高校、社会三方的有效对接介入等都将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中医药保护、中医药成果转化等提供新思路和新参考。

活动简介

为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推动与扶持大学生微创业行动,活跃高校创业创新氛围,搭建风投机构与创业青年洽谈路演平台,在2015年、2016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的基础上,KAB全国推广办公室与广发证券社会公益基金会联合举办2017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活动主要内容有:微创业项目征集与奖励、广发证券大学生微创业大讲堂、微创业俱乐部沙龙、百所高校微创业协办及微创业成果发布会等一系列活动。该活动得到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青年报社及330多所高校KAB创业俱乐部的支持。

如何参与

项目评审
2017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项目展示活动从5月25日启动,截止10月15日,按照微创业项目征集要求,有1443个项目通过初步遴选进入微信专题展示与投票环节。根据活动实际情况及专家组建议,本次微创业项目评审采用网络公众投票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50个优秀微创业项目,具体方案如下:
1.本次网络公众投票前400名直接进入专家组最终评审;
2.为避免遗漏好的微创业项目,专家组从网络投票400名以后的项目遴选不超过100个微创业项目进入专家组最终评审;
3.进入专家组最终评审的500个项目的微信公众投票得分为本次展示活动投票得分,微信公众投票占比20%(具体分值按排名计算,投票第1名至第1443名分值为20分—1分)专家最终评审占比80%;
4.专家评审依据,将主要根据创业项目、创业计划书的创业团队及项目商业模式、盈利能力、创新性、可持续性、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评审;
5.本次网络展示与投票时间为2017年11月13日12:00至11月19日23:59。

活动流程

为更好实施该活动及保证活动公正公开,本次活动微信公众投票要求如下:
1.投票者为KAB创业俱乐部或广发证券社会公益基金会微信公号粉丝;
2.每个IP地址限投1次,1次可投10组参赛项目;
3.不能采用任何强制要求投票。比如,采用某种组织方式,不投票就会得到某种惩罚等,若有证据表明强制投票,将给予暂停投票、取消票数、取消项目评审资格;
4.严禁刷票或导致票数异常行为。违规者将受到票数降低或禁止投票惩罚,情况严重者将直接取消评选资格。
5.活动主办方将随时抽查某些微创业项目投票情况。

奖品说明

大学生微创业项目征集2017年创业扶持资金总额100万元,将评选出50个获奖项目及20个组织奖,具体奖励如下:
1.大学生微创业行动获奖证书;
2.获奖代表受邀参加“2017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成果发布会及20佳微创业项目路演”,50名获奖项目代表(1个获奖项目可选派1名代表),主办方负责其交通、食宿;20个组织奖可各派1-2名代表参加活动,主办方负责其食宿,交通费自理;
3.广发证券社会公益基金会为10大金奖项目奖励创业扶持资金各3万元、20佳银奖项目奖励创业扶持资金各2万元、20佳铜奖项目奖励创业扶持资金各1万元,20佳组织奖奖励各5000元,奖金总额100万元。
4.20个项目(10大金奖项目及其他10佳项目)将获得现场路演的机会与天使投资、风投机构现场面对面交流。
5.获奖代表直接加入微创业俱乐部,参与相关投融资活动。

感谢大家参与,欢迎大家监督,有任何问题请发送邮件至kaboffic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