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苏新旺 地区:山东省
人物事迹
苏新旺,男,35岁,中共党员,青岛快乐沙爱心帮扶中心主任、法人。从2002年5月起,便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活动,特别是2009年底退伍后,更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上。16年来,苏新旺同志先后组织开展过100多次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时间达到3200多小时,组织援建了希望小学1所,主导或参与实施的社会服务项目五次获得国家级奖励,6次获得山东省奖励,2017年,所在的李沧区快乐沙爱心帮扶中心获山东省四个一百“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被青岛市民政局评定为“AAAA级社会组织”。苏新旺个人也获得2015年度山东省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个人(青岛市共5人)、2017年李沧区“悦读·悦心”全民阅读活动阅读标兵,2018年4月,苏新旺再次获得2016-2017年度李沧区优秀青年志愿者; 2018年获得2016-2017年度李沧区优秀青年志愿者;
一、身着军装,心系人民,长期热心扶贫助困志愿服务工作
    苏新旺2001年12月应征入伍到青岛某部服役,新兵集训期间就团结同志,热心助人,经常为战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受大家欢迎的一个传递正能量的人,新兵结束他被评为优秀模范标兵。2002年5月苏新旺分配到连队后,便开始利用周末外出时间,积极参加驻地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学生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献爱心、义卖、捐款等方式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在连队领导的支持下,他还经常组织一些战友到就近的敬老院和青岛盲校,提供奉献爱心的志愿服务,深受老人和孩子们的喜爱,时间一长在部队也小有名气,战友们亲切地称他“志愿达人”。2005年5月,苏新旺从机关工作的一位领导那里,得知烟台莱州一对盲人夫妇的双胞胎孩子需要资助,便主动提出要参与帮扶活动,他拿出自己有限的一点津贴,和爱心朋友一起多次前往莱州盲人夫妇家,探望孩子,送去助学金,直到2009年这对孩子同时以超山东省一本线50多分的成绩考上名牌大学。
二、以身作则,带动他人,始终争当助困公益活动带头人
2009年底,苏新旺退伍离开部队,因为对志愿者工作的喜爱,他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公益工作中。在他和几名战友的感染下,许多爱心人士聚到一起,大家开始一起携起手来,发挥团队的力量做好爱心帮扶工作。2011年3月,苏新旺和爱心朋友成立了“快乐沙爱心帮扶中心”,以扶贫助教为重点,开始有组织的开展爱心活动。2012年10月,快乐沙正式注册,苏新旺被推选任法人,这也是大家对他多年付出的一种信任。苏新旺说,自己过去是一名军人,热爱人民是本分,自己现在是一名公益人,无私奉献是责任。在所有的志愿活动中,他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苏新旺在助困当中发现身边许多新市民子女和留守儿童,因贫困等原因存在心理、生活习惯、卫生养成等方面的问题,倡导开展了“快乐小鱼助学活动”,活动通过有教育经验人员共同研讨帮扶方案,个人结对或小组结对,采取资助、聚餐、游览、通信等多种方式,进行长期的综合的有针对性的帮扶,转变传统助学单一物质帮助的理念,倡导精神关爱与物质支持同步的新的助学方式,倡导以平视的角度加强与受助者的精神层面、情感层面的交流,不做受助者的恩人,而做他们的亲人,在帮助贫困孩子及家庭克服经济困难的同时,也培树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自信与向往,增强对社会的认可度和感恩社会及社会制度的心理。他自己也在妻子的支持下,拿出自己当时的退伍费,结对帮助着两名贫困学生。在他和大家的努力下,共有112名贫困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受到结对帮助。2015年2月6日,快乐沙“快乐小鱼助学活动”获第二届山东青年社会十大杰出公益项目奖,是青岛市目前唯一获此奖项项目。同时,他在快乐沙团队倡导和参与开展的“爱心图书角”、“快乐沙安全行”等项目,也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14年,苏新旺和一些爱心朋友在临沂助学过程中,看到当地学校教室危旧,设施破损,就与一群爱心朋友捐款25万多元,协调当地教育部门共同援建起一所新学校,临沂市教育部门为了感谢他们,将学校命名为“快乐沙小学”。快乐沙成立七年多来,筹集款物价值一百多万元,受益学生上万人。2018年10月,快乐沙爱心帮扶中心被青岛市民政局评定为“AAAA级社会组织”。
三、着眼大局,发挥专长,为社会和国家攻坚脱贫不懈努力 
苏新旺从部队退伍后,一度也想依靠政府安排工作,但考虑自己的条件和国家大局的需要,他还是毅然决定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现在他两个孩子在青岛上小学,自己租住了一个小房子,生活应该紧紧巴巴,但他和妻子两人,辛苦工作努力着,妻子在李沧一个社区公益书房担任管理员,组织成立的“领读妈妈”志愿者服务队,获得青岛市首届“十大阅读推广人”。苏新旺做社会服务工作,由于工作尽心尽力,也有着不错的收入,一家人过得幸福美满。今年初,在李沧区民政局的支持下,苏新旺参与了李沧区军旅情文化空间的打造和实施,团队四名成员,其他三人都是正团职自主择业军官,就他一个是名士官,在实施过程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身份便利,与许多退伍战士结交成好朋友,通过开展专家讲座、主题签名活动、文体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拉近退役士兵的情感,宣扬军旅正能量,为维护社会安定做出了努力。
苏新旺不但胸怀大局,还注重发挥特长,奉献国家。在部队带兵期间苏新旺就曾发现有很多战友对海洋保护意识、权益意识十分淡化。海洋关系着国家的未来,青年是国家明天的希望,海洋意识培育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部队一名领导的带领下,在海军服役多年的苏新旺决心和几名海军战友一起,发挥自己的专长,为青少年普及一些海洋知识。为此他们在全国8个省份发放1万份问卷,专题开展了“中国青少年海洋意识调查”,更改分析目前海洋教育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策划完善了“蓝色大课堂、助力中国梦”海洋教育志愿者服务项目,苏新旺和爱心朋友加班加点,建设了“蓝色家园”海洋教育网站,和战友们成立“拥抱海洋讲师团”组织收集海洋教育参考资料30多万字,个人也认真准备课件,先后为50多所学校20000多名学生进行了课堂授课,并组织学生参观海底世界和海军博物馆等,进行实地教育。2015年8月“蓝色大课堂”项目被评为山东省首届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017年,“拥抱海洋——青少年海洋国防教育”项目获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山东站三等奖,并因此入驻山东省团委公益平台。参与实施的青岛悦读书房也在2017年度获得山东省“四个100” 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书房不在是单一的阅读场所,而是一个集研究、阅读、教育、社交、娱乐等多元文化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同时满足现代居民多样的文化需求。在书房具体运作过程中,采取社会工作当中助人自助的阅读推广理念以及志愿服务工作方法相结合,将社区读者变为“领读妈妈”、“故事爸爸”等阅读推广人,实现了阅读推广从自主到自觉的的转变,真正打通阅读推广最后一公里。到目前为止,悦读书房在青岛迅速复制了8家,每年达到10万人次的阅读量,也进一步证明了悦读书房这种基层阅读推广模式的可行性。2017年,苏新旺和同事们在平度市文广新局的支持下,开展“行走的书箱”农村阅读推广项目。他用红黄蓝三色书箱,将图书化整为零,分装到箱子在村庄与学校流通使用,与项目配套的建立的当地的领读人队伍。实现了农村有限图书资源的最广泛覆盖问题,以使用效率换覆盖率;以红黄蓝三种颜色鲜艳的书箱解决了书箱丢失的问题;更开创了乡贤领读人模式,解决了农村阅读推广当中人手不足的问题。农村阅读推广不仅仅是阅读资源匮乏,同时缺乏阅读推广人才队伍,为了让项目落到实处,苏新旺充分发挥擅长组织工作的优势,在每个村庄、每个班设置一位乡贤领读人,通过政府认定、思想动员、阅读培训、线上沟通、线下回访的五个工作步骤,建立起当地的乡村阅读推广人队伍,以乡贤文化在农村独特的价值打开乡村阅读推广的突破口,通过领读人送书上门,让社会阅读项目能够的走进农村熟人社会,并实现零成本宣传推广,有效人才队伍的搭建使得乡村阅读变得具备可行性。2017年,行走的书箱项目取得2.4万人的年借阅量,并获山东省四个一百“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光明日报先后两次的进行了报道。苏新旺时时刻刻在践行着扶贫助困的志愿工作,乡村阅读这种文化精神扶贫,也必将影响我们的乡村有所改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回顾这几年的公益时光,苏新旺说,团结、有爱、互助、进步是我们公益工作的宗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是我们的理想。公益服务是一条永远没有止境的路,当在实现他人心愿的同时也在触碰着自己的梦,我想,这追梦之路我会一直走下去,希望自己的付出让更多的人看到天空的蔚蓝和生命的灿烂。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