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慈善 情系公益
-- 王鹏的公益志愿之路事迹材料
人心向善,无有阻之路;数载一往,贵大爱之心。有这样一个人,处于社会基层,有着低收入;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一如既往的坚持活跃在慈善公益路上,影响感染着身边的新一代青年。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不求名,不求利,只求真。默默地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微薄力量!困难重重,从未畏缩;经费赤字,志愿自筹;将慈善志愿之花在咸阳大地绽放,这就是志愿者-王鹏。
王鹏,1990年生,咸阳乾县人,现任陕西省慈善协会志愿者分会(总队)理事、陕西省绿色环保联盟理事、咸阳市慈善扶贫协会理事、咸阳市慈善扶贫协会公益志愿者分会会长、秦都守尚公益服务中心副理事长。先后被咸阳市授予“咸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模范市民”;被陕西省慈善协会评为“五星级志愿者”、“四星级志愿者”、“三星级志愿者”、“慈善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同时被咸阳市文明办评为“最美志愿者”、“咸阳好人”;被三秦都市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评为“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响应创文创卫、紧跟时代步伐
崇德包容,尚法创新。在咸阳精神的鼓舞与促使下,2016-2017年我市参与创卫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呼吁全民响应,咸阳慈善分会紧跟步伐,他全力号召并多方筹措组织三百余名志愿者参与“参与创文、志愿先行”公益慢跑及骑行宣传活动,沿途宣传创文创卫常识,呼吁全民共建,此活动影响非凡。同时在渭河建立环保基地,定期捡拾垃圾,为美丽咸阳作出贡献。因此,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市文明办的认可,授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市民”荣誉称号!
培养青年爱国情怀、不忘先烈开国之志
“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曾经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撒热血的革命先烈,为咸阳保卫战牺牲的勇士大家可曾铭记。为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他从2012至今每年清明节组织全市各大高校青年志愿者在咸阳市革命烈士陵园进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祭扫活动,踏访烈士的英勇足迹,缅怀前辈的激情岁月,感受英雄的革命激情 ,传承革命先辈的遗志。
弘扬雷锋精神、争做青年先锋
雷锋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月是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代表月份,他从2012至今每年三月常规性的举行“火红三月、雷锋永在”交通志愿者活动,以此宣传与弘扬雷锋精神;将青年志愿者分布在咸阳市的各大十字路口,以身作则,及时提醒,礼貌劝导和文明监督路人;劝导市民文明出行,遵守交通规则。为美丽和谐咸阳贡献微薄之力。
情系教育、不忘留守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他出自农村,时刻牵挂着农村教育的贫困情况,从2012年他组织考察关注乾县阳伯完小,就这样一晃六年过去了,过去的是时光,留下的却是阳伯完小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破败不堪的教室,塑料纸当玻璃的窗户已不复存在,大力宣传,引起官方关注,引资修建,先后协调课桌椅500余套,建立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在这期间还将爱心播撒到薛录镇北田菓完小及石牛九年制学校,同时也为他们送去课桌椅近500套。先后成立两个助学基地……
关注孤残儿童、打开心灵的窗户
孤残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自闭症儿童更是牵心的目标。2015年他无意间了解到这个群体之后,起初间断性去咸阳华侨特殊儿童教育学校看望,直到2018年,经过协调并与咸阳市社会福利院合作慈善机构“爱加倍”达成长期关注共识,至今每月定期组织去看望那些令他牵挂的孩子们,陪他们做游戏、做手工、学文字,给予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也许就是在打开这些孩子们心灵上的明亮之窗。
2015年的夏天他应邀前往“泾阳美国角声儿童”之家,当时负责人(田荣荣)介绍那里的孩子缺少辅导老师,他当即答应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回来顾不上休息,组织开会第一时间成立15人的助学小分队,进行了适时帮扶,所有的经费都是他个人承担,虽然他不会辅导课程,但他用行动阐述着自己对特殊群体的爱,不惜一切代价!
传承敬老美德、关注孤老失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周周有活动,月月夕阳红,让老人不再孤单,八年的坚持,夕阳红的老人成了他的亲人。真心志愿,无悔奉献。不怕脏,不喊累,他就是志愿者慈善路上的灯塔……
致力为慈善、以愚为公益
中专文化程度的他已在社会打工八年多,平凡的他却做着不平凡的事,他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咸阳慈善分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活动从零散到常规、制度从没有到完善、从以前的不为人知到今天的众所周知。他的住处就是咸阳慈善分会的仓库及办公室,他所到之处,咸阳慈善分会必在那扎根。这样一做十个年头,周周例会都要在自己的房间进行,但是依然保持着周周活动,月月特色。他曾被人誉为“傻子”会长,但在他的心里永远是光明温暖的……
深化慈善活动、扩大志愿队伍
组织从成立到今天,活动频繁,每次活动他都基本亲力亲为,作为社会基层低收入的他,却将大部分工资献于咸阳市慈善分会,因此组织的大小活动都得以顺利进行。他的行为感染了身边每一个人,他的精神受到人们的敬意。时刻服从省市慈善组织活动精神指导,贯彻《慈善法》、落实《志愿者服务条例》、响应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志愿精神,每年定期对志愿干部及志愿者进行培训。紧抓三大节日,十年的公益历程,成立组织完善机构,成功成立直属服务队50余支,吸纳慈善志愿者17137余人,慰问社区孤寡老人及敬老院老人900余人,慰问留守、孤残儿童1000余人,累计拉动慈善物资折合资金5000余元,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团队在他的带领之下连续几年被省市评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志愿服务活动多次被咸阳日报、咸阳广播电视台、陕慈快讯、搜狐网、百姓生活报、西咸传媒网、今日头条、西咸周刊、凤凰新闻等多家媒体的关注与报道。这些所有的成就,让人无不受鼓舞和启发!
他总告诉志愿者,作为一名慈善志愿者,只有真正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的服务对象,才能长久坚持下去;作为一个公民,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道德责任,需要进行“爱心”和“精神”传递,将爱的传递进行到底。当工作与公益发生冲突时,他毅然选择了公益事业,有得必有失,因此他前后换了好几份工作,可是他依然默默无闻、义无反顾地做着慈善志愿者。并要求分会活动要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特色。对他来说,慈善公益是他的全部,是他此生的事业。
一善染心,万劫不朽!
慈善公益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