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王夏雨 地区:山西省
人物事迹
王夏雨,男,汉族,1997年4月出生。2016年9月考入山西大同大学,2018年12月成为中共预备党员,现任山西大同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入校以来,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参加志愿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坚持志愿初心,用心做新时代的新青年、做正能量的践行者。他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活动,2017年7月,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深入农村,深入人民群众,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给老乡们组织观影活动、打扫庭院,给孩子们辅导作业;积极参加“文明交通,我再行动”志愿协警活动,帮助宣传文明交通知识,维护交通秩序。不论是成龙国际电影周,还是大同文博会、中国山西资本创新与旅游发展高峰论坛会,只要有志愿服务的活动,他都踊跃报名参加,为志愿服务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学习之余,他走进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与老人谈心聊天,修剪指甲,清洗衣物。走进医院,为需要帮助的患者提供服务。为了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和效率,他积极组织带领大家树立开展具有特色化、品牌化的志愿服务项目。三年志愿服务,800余小时志愿时长。
二、乐于奉献,志愿无悔。
他坚守志愿岗位,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争做志愿先锋。秉承着奋发向上的志愿精神,积极组织多项志愿活动。例如:“阳光助残 爱心培智”:现有大同市城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大同市救助站、大同市启星儿童关爱中心三个服务基地,受益人群包括流浪儿童、留守儿童和残障儿童。每周参加项目活动30余人,年均直接受益人数60余人。在启星儿童关爱中心服务对象为自闭症儿童年龄为3-5岁。在大同市城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服务对象是智力障碍的儿童居多,年龄主要有3-12岁儿童,12-18岁以上两类。根据人群和年龄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上课内容与方式。在启星儿童关爱中心,与老师共同开设,社交课,美术课,音乐课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耐心,事物的感知能力。尤其是社交课,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复杂陌生的环境,更有利于社交能力的提高。而在城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则根据专业特长划分,在特教老师的指导下,从备课,上课再到一对一辅导,开设语言课堂,音乐课堂,手工课堂,康训课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有所不同:如语言课,对于低年级儿童缴械内容主要培养孩子的口语发音表达能力。对于高年级儿童,教学内容是简单的国学经典,注重培养孩子书写与理解能力。其他的课堂也有各自的教学内容与任务。除日常每周在特教学校的活动之外,在大同市,大同大学内也开展有关残障人士的宣传活动,不断扩大宣传力度。在大同大学定期开展衣物回收活动,捐赠于贫困特教儿童。
正能量志愿活动:2018年5月,在得知辛荣达同学的不幸遭遇后,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为其开展爱心募捐义演,积极呼吁身边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尽己所能,帮助身处困境的辛荣达同学,告诉他: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些活动受到了广大媒体关注,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的响应,使得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
三、践行公益,实现人生价值
他不仅带领着学校的同学参加志愿活动,而且自己独立一人参加公益行动,同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为他人带去温暖。2016年10月,在听完预防艾滋病的讲座后,他回到老家自发组织了一次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活动,向县里的人民群众普及防艾知识,让人们更清晰地了解了这一疾病,并教给了人们很多预防小知识;2017年3月,正值植树节,他走进大同市的小县城,给小学生们讲述环保的知识,让他们从小培养出环保的意识。并组织了一次“再生纸缘”的活动,号召大家把废旧的书、本、瓶子都收集起来,然后换取再生纸做的铅笔、笔记本等东西; 2018年9月,在晚上回宿舍的路上偶然遇到一个大一女同学晕倒在路上,急忙招呼朋友将其送往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救治,整晚陪伴其身边,为这位女同学处理各项入院事宜,直到第二天病情稳定。在此期间多次探望。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青年,他始终以自己的热忱和爱心,尽己所能,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他不断实践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把自己的热心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那里。
荣誉部分:
1.被评为大同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2.被评为大同大学2016-2017学年优秀共青团员
3.荣获2017大同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优秀志愿者
4.荣获“建行杯”第三届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山西赛区三等奖
5.荣获第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优秀学生工作者
6.被评为大同大学2017年暑期“三下乡”优秀个人
7.被评为山西大同大学第五届“志愿者评选”优秀志愿者
8.被评为2017年学生军训工作优秀志愿者
9.被评为第三届大同大学大学生“自强之星”
10.荣获大同大学2018年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图片